天下第一法术:王阳明心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成己无我 明辨善恶也是修行(2)

人是社会性的人,我们个人的观念与这个社会的性质和主流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有道德楷模,有感动人物,这些都是激励我们向上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社会,物质的大发展带来了贫富差距,这导致人们对财富与地位的狂热追求。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做人上人,渴望为自己带来物质上的无限享受。所以,一些不良思想和堕落情绪腐蚀了很多纯真、朴实的心灵。他们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理想,在追逐物质和金钱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最终,恶念、欲念占据了他们的头脑,他们就被这些不好的想法扼杀了。

既然意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如此之深,人们就要学会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念头,正确看待自己内心的需要和追求。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告诉自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必羞于做一个敢于追求的人,但是要用正确的方法。用积极的、正面的思路引导自己做出正确选择,用别人的成功激励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嫉妒;学习别人的方法、经验,而不是急功近利。或许这就是我们在面对“恶念”的时候,最有效的抵制办法。

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不好的念头就可能将一个人引向不归路,一个小小的善念和善举就可以创造出伟大和奇迹。

3.心明眼亮分善恶

善恶存于天地之间,给了人们判断是非和行为处事的标准。顺应天理、于人有益的就应当被推崇和信奉,而那些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就应当遭到人们的摒弃和抵制。但是,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学会如何心明眼亮地找到自己的道德心与善恶标准,建立个人的原则,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在王阳明看来,理在人们的心中,天理的昭明灵觉就是人心之虚明灵觉。通过它,人们便能很自然地感觉和判断出人们行为的善恶是非,从而推动“良知”与人的善恶判断。这也是人们的精神本体。

王阳明思考善与恶的标杆,他的心学包含着很多朴素的关于人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处理的方法。王阳明也“格物”,也主张通过观察形成自己的认知,但与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不同,他有了很多的革新。朱熹的“格物”说强调知识在人的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人心在此过程中的能动功能。

按照这样的说法,先让我们思考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高尚的人一定知识渊博吗?一般来说,通过掌握书中的道理,人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包括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也就是说,知识渊博的人更容易培养高尚的情操。可是在中外历史上,又有多少“大恶人”是知识渊博,却心怀鬼胎之人啊!

被世人唾弃的秦桧就是进士出身,二战中的“三大战犯”之一的东条英机也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学识不可说不渊博,但做起坏事来更坏、更毒辣。既然知识不一定能培养高尚的情操,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呢?作为万物之灵—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化的今天,都非常值得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做一个高尚正直,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于朱学的这一内在欠缺,很多人都有不同意见,以为朱学的这一原则实在是支离破碎。王阳明在这一问题上,对朱熹反复强调的“格物”论进行了一番新的解释,即将“物”释为“事”,将“格”释为“正”。这样,“格物”便是在意念发动处的件件事情中为善去恶,避开主观意念中恶的认识,接近善的感觉。王阳明“格物”、分辨善恶,其实就是穷究人心之“良知”。

苏章是出了名的清官。他为官清正、公私分明,从来不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冤枉好人,或放过任何一个坏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都会仔细斟酌,详细判断其中原委、正误,一直秉持着公正、公道的心态来做事,因此,他深受百姓的信任和爱戴。

有一年,苏章被委任为冀州刺史。上任伊始,苏章便运用自己的才智和胆识,积极处理政事,办了好几件颇为棘手的案子,一时为人津津乐道。可是有一天,却发生了一件让苏章自己也头疼的事情。

原来苏章在当地处理政务的时候,偶然发现记载当地事务的几个出纳账本记得含糊不清、杂乱无章,不由得起了疑心,就开始派人详细调查起来。很快,调查的人就呈上了调查的结果,原来是清河太守贪污受贿,有私吞公款的行为,而且数额巨大,账目自然就大有纰漏。苏章闻言大怒,决定马上将这个胆大妄为的清河太守逮捕法办。

可是,当他的目光落在这位太守的名字上时,不由得呆住了。原来这个清河太守不是别人,正是他以前一位很要好的同窗。两人当时总是一桌吃、一床睡,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简直情同手足。这位昔日好友今天怎么品行堕落到如此地步,这让苏章非常痛心。法不正难以自平,可自己又怎么能对老朋友下得了手呢?难道要亲自把他送入大牢?左思右想,苏章感到十分为难。

而那位清河太守得知自己东窗事发,惊恐万分。当他听说负责办案的刺史是自己的老朋友苏章时,又开始心存侥幸起来。他希望苏章可以念及旧情,网开一面,借此逃过一劫。但是他又听说了苏章清廉公正的名声,吃不准这位朋友究竟会怎样处置自己,因此感到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而就在这时,苏章派来了手下人请他去赴宴。

苏章一见到老友,忙迎上去拉着他的手,领他到酒席上坐下。两个人相对饮酒说话,痛痛快快地叙着旧情。饮酒过程中,苏章绝口不提案子的事,还不停地给老朋友夹菜,气氛很是融洽。

这时,这位清河太守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不禁得意地说:“苏兄啊,我这个人真是命好,别人顶多是有一个老天爷照应,而我却得到了两个老天爷的庇护,实在是幸运啊!”

听了这话,苏章马上推开了碗筷,站直了身子,整理了衣冠,一脸正气地说道:“今晚我请你喝酒,是尽私人的情谊;明天升堂审案,我就会公事公办,公、私我是绝对不会混淆的。”他的朋友一听,顿时傻了眼。

第二天,苏章开堂审案,果然不徇私情,按照国法将这个罪大恶极的清河太守正法了。

苏章对好友也绝不徇私情,秉公办案,体现了其心中有公道,明眼辨善恶的优秀品质。我们且不说当时官场之人情复杂、是非混沌,就在法制严明的今天,很多人也很难过得了人情、关系这一关。不少人能耐住艰苦和压力,却抵挡不住内心的动摇,往往因为一念之差,做了不可挽回的错事,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走上了一条远离正理与善恶分明的道路,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王阳明说人要有“良知”,这是人们维持道德感和区分善恶的不竭动力。想要时刻将善恶分两边,做立场鲜明的人,就要时刻告诉自己,我要做的事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天理、对得起人道的,这是“良知”的体现。也许我并不需要时时行善,但是我们必须要做正义心灵的支配者。只有这样,才能在诱惑和人情面前,始终坚定自己的立场,不犯错误,勇敢面对,做到心明眼亮分善恶。

作为社会和未来的发展力量,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却并没有能够习得王阳明的这种思想。有的人整日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盲目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精神上的空虚却用一些所谓的“个性”“非主流”的观念来填补。他们迷迷糊糊、浑浑噩噩,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没有主见,只知道随波逐流,整天奔波、忙碌于金钱与名誉等浮躁的东西,这是很让人遗憾的。

人们不同于动物的最大区别,乃是作为人,应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道德理想,尤其是有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而要达到这种境界不能靠一日之功,需要长久地不断磨炼自己的心性,修正自己的行为。这些优秀品质的修炼和提升乃是基于人的自我反省和思考,也将是每个人毕生的功课。

阳明心学点睛之言

中国另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哲学家萨迦班智达说:“无有辨别善恶者,学者之前受驱逐,整天谈论钱财食,此即双足之畜生。”王阳明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人们应该用一些正义的、积极的主观思想,时刻用善恶分明的眼睛看待世界与万物,无论是存“良知”,或是“格物”,想要心明眼亮分善恶,就要有自己的修行。

4.为善除恶方成己

内心的动机决定人的一切道德行为,只有念善、为善才能真正成就自身。王阳明说:“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这就是说,事物的规律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如果没有人,怎样去寻找事物的规律呢?同样,离开事物的规律去认识人,只看表面现象,也不可能真正认识人这个主体。人和事物的规律就像两个吸引力极强的吸铁石,相互吸引、密不可分,这也是他的“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现。

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说一个人光有品德高尚、行善行正的想法还不够,更应当付诸实践。假若想法有了,却不去行动,就不是真正的有认知和有道德的表现。这是在告诉我们不但要心怀善念,摒弃恶念,更应该让自己成为行动的巨人。如果没有人心本善的动机,就是学得再多,也是像舞台上的演员演演戏而已,并不能真正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说到不如做到,做出了成果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王阳明虽然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但他并不否认“心”外有可以使人渊博、使人明智的知识,因为他自己就是主要靠勤学苦读才悟道的。而他自己也亲身践行了“知行合一”的理论。王阳明一生致力于为百姓出力,为社稷造福,惩治了不少贪官污吏和山贼匪寇,有一段故事就是说王阳明是如何整治当时朝廷上一位贪得无厌的国舅的。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王阳明顺利平定江西贼寇凯旋归朝。因为立了大功,皇帝不仅晋升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还赏赐给他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使当时在朝廷权力很大的国舅急红眼了,他愤愤不平地想:你王阳明也太不会做人了吧,那些金银财宝哪有不上供给我一点儿的道理,难道你不知道我的手段吗?

于是,他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竟然指使手下向王阳明暗示:“送一半金银财宝给国舅,否则你王阳明以后可有好果子吃了。”刚正不阿的王阳明气得火冒三丈:“这国舅贪得无厌,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早已恨他恨得咬牙切齿,我怎么还会用肉包子打狗,这不是有去无回吗?况且河南连续两年大旱,颗粒无收,我还打算用这些钱去救济灾民呢!虽然这些金银财宝看起来不少,可对于千万受苦的百姓,仍是杯水车薪。对了,何不趁这次机会,好好惩治一下这个仗势欺人的国舅,让他搜刮的民脂民膏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呢!”

王阳明主意打定,他就开始用“心”去考虑计策如何实施了。他没有像其他刚毅、诚实却屡屡碰壁的大臣那样,直接上书给皇帝揭发国舅的罪行。因为王阳明知道,这无异于鸡蛋碰石头,皇帝一定会“胳膊肘儿向里拐”,弄不好被国舅反咬一口,不但告不倒国舅,说不定自己还得受罚遭贬,这绝不是帮助百姓的上策!

这一天,王阳明穿戴整齐,做出要去送礼的样子,大张旗鼓地去国舅的府第登门拜访。国舅一听传报,王阳明来了,一阵冷笑,暗中思忖:看来你王阳明再狂,再有才能,也逃不脱我国舅的手心,还不是得乖乖地将财宝给我送上门来。

“有请王阳明。”国舅傲慢地坐在太师椅上,只等王阳明供奉财宝。只见王阳明进了厅堂,毕恭毕敬地向国舅行完礼,按宾客的规矩坐下来后,义正词严地说:“大人托小人办的事,小人很想成全,只是怎耐小人早已有安排,不能从命,还希望大人谅解。”国舅一听可火了,这不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吗?不仅不上供,还胆敢来他的府第,难道是想教训他不成!国舅脸色一变,正要一使眼色让手下把王阳明拉出去打他四十大棍,再轰出去。

只听王阳明又接着说:“臣下素闻大人刚正善良、扶善救贫、功德无量、臣下正想写封赞书,将大人的善德公布天下,让百姓人人知道国泰民安可多亏了大人啊!”国舅被王阳明的“迷汤”灌得晕晕乎乎,怨恨之情早已跑到了九霄云外,心中一阵窃喜:我国舅这些年钱财也得了不少,可从没人公开称赞我,要是百姓都对我崇拜至极,到处供香磕头,那多风光啊!国舅高兴地连连点头。

王阳明见火候已到,又话锋一转:“河南这两年大旱,人们生活困难,如若大人能雪中送炭,拨500两白银,那老百姓将更加感激不尽。”素以“铁公鸡”著称的国舅,一听要花自己的银两,就是一阵心疼,可转念一想,“舍不了孩子打不了狼”,也只有勉强答应。王阳明抓住国舅的弱点,使他乖乖上了钩。但是王阳明才不会轻易放过他呢,这次他可要狠狠治治无恶不作的国舅。

王阳明用华丽的文笔,写了一篇对国舅大加称赞的文章。国舅看完后高兴不已,他还从来没发现自己这么功德无量呢!虽然觉得“500两白银”这几个字有点儿刺眼,可想到受万民爱戴,也只有签字画押。于是,王阳明向皇帝、向天下黎民百姓发布了这篇文章。第二天早朝,皇帝笑着问国舅:“爱卿,朕现在越来越发现你善良、仁义,是不可多得的良臣,竟向百姓捐助5000两白银。”5000两?国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500两何时变成5000两?无奈生米已煮成了熟饭,国舅只好吃个哑巴亏,心疼地掏了5000两。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王阳明利用国舅的虚荣心,在500后面多加了一个零,替老百姓好好地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