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三国(8)

太史慈

太史慈(166~206),东汉末、三国时将领。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人。太史慈智算超人,勇武出众,为人所称;而他笃行信义,注重然诺,更是难能可贵。

一、素有智算救孔斗孙

太史慈年轻时聪颖善学,志向远大。他在郡府中担任奏曹史时,郡守与州牧闹矛盾,不可开交,朝廷尚未理清是非曲直。在这种情况下,谁先上章说明情况,谁就可能先入为主,占据有利地位。当时,州里弹劾郡守的表章已经送走,而郡守的表章尚未送出。郡守情急之下选中了21岁的太史慈前往挽回败局。太史慈来到洛阳,不露声色地与州吏攀谈,骗出表章,用刀割得四分五裂。州吏气急败坏,太史慈又骗他说两人均有过错,不如悄悄地一起逃走。州吏相信了太史慈,二人一道逃离洛阳。出城不久,太史慈借故与州吏分手,又悄悄跑回洛阳,把郡守的表章呈递上去。太史慈因为此事出了名,人们都夸他有智算。太史慈担心受州官迫害,逃到辽东避祸。

大名士孔融任北海相,听到太史慈的所作所为,认定他是难得的奇才,很想与他交结,于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亲,并厚致馈遗。黄巾起义爆发后,孔融为防侵扰,出兵屯驻都昌(山东昌邑西),结果被黄巾军管亥部包围。正好太史慈由辽东回家,母亲命他去救助孔融。太史慈在家里停留三天,尽其孝道,然后单人步行,直接到都昌城中拜见孔融,随后又请缨去平原搬救兵。

太史慈挑选两个骑兵,让他们各自做了一个箭靶举着,天一亮就背犍提弓上马,直冲出城。城外黄巾军见状以为太史慈要突围,非常惊骇,兵马出动,严加戒备。太史慈不慌不忙,拨马到城下护城壕内,叫骑兵把靶子树立起来,然后用箭射靶,射完返回城去。第二天早晨,又照样做。同城的兵士已经有些懈怠。第三天早晨,太史慈出城依旧照此行动。黄巾营中人已经对此习以为常,连一个起来看的人都没有了。这时,太史慈突然策马,风驰电掣,破围而出。等到围兵发觉,为时已晚。有几个追赶的,被太史慈连发数箭,一一射死。

到了平原,太史慈说动刘备立即调遣精兵三千跟随自己驰救都昌。黄巾军听说有救兵前来,撤围而去。从此,孔融越发尊重太史慈,亲昵地对他说:“子义,你是我的小友!”太史慈回乡把始末禀告母亲,母亲笑着对他说:“你有机会报答孔北海,我真高兴!”

扬州刺史刘繇是太史慈的同郡乡亲。太史慈从辽东归来,没来得及与他见面。后来,太史慈专程到曲阿去拜访他。正逢孙策率兵来此,有人劝刘繇让太史慈担任大将军之职,刘繇不肯,说:“我起用子义,许子将(许劭,当时以善评人物著称)该嘲笑我了!”只派太史慈去侦察敌人的轻重虚实。

太史慈与孙策相遇。太史慈只有一名骑兵随从,孙策则带着13名骑士,而且都是猛将。太史慈挺身向前相斗,正好与孙策交手。孙策刺中间太史慈的坐骑,把太史慈背后的手戟也抓了过来,太史慈则夺走了孙策的头盔。正斗得难解难分之际,两家兵马同时赶来,两个人这才放手。

二、贵重然诺赍志而没

太史慈跟刘繇逃奔豫章,遁入芜湖,流亡山泽中,自称为丹阳太守。当时,孙策已平定宣城以东,唯有泾县以西尚未顺服。太史慈趁势进驻泾县,建立屯守军府,山越之人争相归附。孙策亲往讨伐,活捉了他。部下把太史慈带来,孙策抢步上前,亲与松绑,并握着他的手说:“还记得神亭时吗?如果当时你抓住我,会怎样处置呢?”太史慈回答:“那就不好说了!”孙策大笑:“今天起,我要和你共图大业!”说完,立即任命太史慈署理门下督。回到吴地后,又授以兵权,任命他为折冲中郎将。

刘繇在豫章去世后,他手下有一万多部众徘徊观望,无所归附。孙策打算派太史慈去探看虚实,伺机招抚。孙策手下人都说太史慈此去,一定不会再回来了。孙策却非常自信:“当今世上,子义舍了我,还能追随谁呢?”孙策在昌门为太史慈送行,握着太史慈的手说:“此日一别,不知你何日归来?”太史慈回答:“60天之内。”二人珍重而别。

太史慈既去,人们议论纷纷,都认为对太史慈不该过于信任,让他走也是一大失策。孙策不以为然:“你们都想错了!他绝不是翻云覆雨之辈。他贵重然诺,一言九鼎,一旦意许知己,即使生死攸关,也不会违信弃义。”后来,太史慈按时返回,众论乃息。太史慈愈发得到孙策的信任。

刘表的侄儿刘磐勇猛,多次侵扰艾县、西安等地。孙策为靖安地方,分出海昏、建昌左右六县,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在海昏设立治所,督帅将士抵御刘磐,刘磐从此绝迹,不再侵扰。孙权执政,因为太史慈能抵御刘磐,也把南方的事都交托他管理。

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须髯若神,猿臂善射,箭无虚发。有一次,他跟随孙策讨伐敌人,一个敌兵爬到楼台上,用手托着楼台的护梁叫骂。太史慈引弓搭箭,一箭射去,射穿了敌兵的手掌,把手钉在护梁上。

建安十一年(206),太史慈41岁,不幸去世。临死,他仰天叹息:“大丈夫生在世上,应该手提七尺长剑,立不世之功。现在志向未遂,却要死去了!”

孙策

孙策(175~200),东汉末、三国时著名将领。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策少年英杰,足智多谋,知人善任,开疆拓土,为东吴立国奠定了基础。但他有时过于轻率武断,以致英年早逝。

一、交结豪俊威震江东

孙策的父亲孙坚长年征战在外,把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徽寿春)。孙策十多岁时,已广交朋友,很有名声。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周瑜仰慕孙策之名,专程赶到寿春来拜访。周瑜、孙策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寿春一见,便推诚相待,结为好友。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以便互相亲近,孙策高兴地答应了。周瑜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共通有无。

孙坚去世时,孙策17岁。把父亲安葬后,他就渡过长江,居留在江都(江苏扬州),结纳豪俊,想有朝一日养成羽翼,为父报仇。

名士张紘因有母丧,当时居住江都。孙策几次亲往拜见,和他探讨时局。孙策说自己打算到袁术那里要来父亲的旧部,然后到丹阳(安徽宣城)去依靠舅父吴景,收集流散兵士,东据吴郡(江苏吴县)、会稽(浙江绍兴),报仇雪耻,做朝廷的外藩。张紘说:“假如真能栖身丹阳,召集吴郡、会稽兵马,那么,荆扬二州自可扫平,报仇雪耻也指日可待。那时您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匡辅汉室,所建的功业定会流芳千古,岂止做一个外藩呢?”孙策听完张紘的一番话语,遂决定马上开始行动,并把老母弱弟都托付给了张紘。

孙策赶赴寿春,向袁术索要父亲的旧部,袁术先是不肯,后来才将孙坚旧部一下多人交还孙策统领。从此,孙策渐渐流露出英雄本色,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久,朝廷任命孙策为怀义校尉。袁术的大将乔蕤、张『勋也都爱慕孙策的风采。袁术见孙策少年英雄,曾叹息说:“假如有子像孙策一般,虽死何憾!”

孙策有一个骑兵,犯罪后为逃避责罚,逃进袁术的军营,藏到马棚里面。孙策派人追捕,直入袁术营中,将罪犯搜出,当场斩首。事情结束后,孙策才去拜见袁术,说明情况并道歉。袁术说:“军士叛变,理应共同制裁,不须道歉。”这件事进一步提高了孙策的声誉,将士们从此对孙策也更加敬畏。

袁术为人反复,往往言而无信,起初他许诺任用孙策为九江太守,不久却改用别人。后他又许愿拿下庐江后就让他做那里的太守,结果孙策拿下庐江,袁术居然任用自己的老部下当了庐江太守。就这样,孙策以为其取江东为由,离开了袁术。

孙策遂率父亲旧部和数百门客东进。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队伍不断扩大,到历阳时已增加到五六千人。周瑜也带兵迎接孙策,并赞助军粮。于是,孙策立即率部渡江,进击横江、当利,相继攻克。接着,孙策连续出击,所当者破,所攻者克,并先后打败江南豪强笮融、刘繇,入居曲阿。

孙策大军所到之处,军士们严遵将令,秋毫无犯。当地百姓十分喜悦,争着用牛、酒犒劳部队。孙策劳赐将士,发布文告,晓谕下属各县:“刘繇、笮融的乡人和部下来投降的,一无所问;愿意从军的,可以从军,并免除全家赋税徭役;如果不愿从军,绝不勉强!”文告发布后,来归附者由四面八方云集风涌,不长时间,就招得士兵两万多,征集马匹一千多。

二、纵横驰骋开基立业

建安元年(196),刘繇又放弃丹徒西逃,孙策遂东进夺取吴郡。八月,孙策引兵渡过浙江,直逼会稽。会稽功曹虞翻劝太守王朗暂避孙策锋芒,王朗不听,发兵在崮陵(浙江萧山西)阻击,孙策几次进攻均未能奏效。孙策的叔父孙静献策,建议声东击西,从查渎进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孙策依计。于是,夜里一面到处点燃火把,迷惑、牵制正面之敌,一面分出兵马悄悄从查渎出击。王朗大惊,派周昕率兵仓促迎战,孙策斩杀周昕,长驱直入。王朗败溃,带虞翻乘船逃到东治。孙策鼓勇追击,王朗、虞翻投降。孙策平定江东,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自己兼任会稽太守,仍以虞翻为功曹。

建安二年夏,曹操派议郎王浦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孙策,任命他为骑都尉,袭父爵为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并命他与吕布、陈踽等一起讨伐袁术。孙策觉得自己统领兵马,骑都尉的职务有点低,想得到将军的封号以自重,派人向王浦微露其意。王浦当即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孙策权代明汉将军。

建安三年,孙策派张紘向汉廷贡献方物,曹操安抚孙策,与之结纳上表奏准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这时,袁术任命周瑜为居巢长,鲁肃为东城长。二人知袁术难成大器,相继弃官渡江投靠孙策。袁术便拉拢流窜到安徽的祖郎,让他鼓动山越共同对付孙策。而太史慈也占据泾县,自称丹阳太守,阻遏孙策西进。孙策决定先拔掉这两根钉子,于是进击陵阳(今安徽青阳东南),擒获祖郎;又进击勇里(今安徽泾县两北),擒获太史慈。

建安四年(199),孙策乘胜进攻黄祖。十二月八日,孙策进至沙羡(今湖北嘉鱼北)。十一日,孙策率周瑜、吕蒙、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将领同时并进,与敌大战,黄祖几乎全军覆没,黄袒脱身逃走。

孙策一鼓作气,东进豫章。当时,刘繇已病逝,部众推华歆任太守。孙策认为华歆是名士,应晓大义。虞翻领命进城,见到华歆,陈明利害,华歆举城投降。孙策从豫章郡中分出一部分,设立庐陵郡,任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而留周瑜镇守巴丘。孙策还先后击破邹伦、钱铜、王晟、严白虎等部,于是疆宇平定。

曹操闻孙策平定江南,叹息说:“猁(发疯的狗)儿难与争锋也!”于是,把兄弟的女儿许配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儿子曹章娶了孙贲的女儿。并以礼征召孙权、孙翊,命扬州刺史严象推举孙权为茂才。

三、轻出游猎遇刺身亡

史载孙策容貌秀美,机智幽默,豁达大度,从善如流,而且敢于用人,礼贤下士,士吏百姓情愿为他效力,甚至乐于为他献身。从某种程度上说,孙策能够占据江东,与他礼贤下士、善于用人大有关系。

孙策喜欢轻装简从,出外游猎。对此,虞翻不放心,早就进行过劝谏。孙策知道虞翻说得对,但仍然不能改掉这习惯。

建安五年(200)四月,孙策又出去打猎。他骑的是上等精骏宝马,驰驱逐鹿,跟从的人绝对赶不上。正当他快如疾风地奔驰时,突然从草丛巾跃出三人,弯弓搭箭,向他射来。孙策仓促问不及躲避,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赶到,把那三个人都杀死了。

孙策中箭,创痛甚剧。自知不久于人世,便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他说:“中原大地正在战乱当中,凭吴越兵马和三江之险,足可坐观成败,希望你们好好辅助我的弟弟。”接着叫来孙权,给他佩上印绶,说:“率江东人马,在两军对垒时做出决断,与天下英雄抗衡争锋,你不如我;举贤任能,使他们尽心效力,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当天夜里,孙策就去世了,年仅26岁。

周瑜

周瑜(175~210),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父周异,官至洛阳令。周瑜才干非凡,颇有进取精神,富有远见卓识,为东吴政权的巩固立下了大功。

一、孙策至友忠贞不二

周瑜出身士族。他健壮潇洒,风度绝伦,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

当年,孙坚起义兵讨伐董卓,将家小移居舒县。其子孙策和周瑜同岁,两人交好日密。孙坚去世,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起兵响应孙策。于是,孙策、周瑜协同作战,先是攻克横江、当利,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属湖北),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江乘,进入曲阿(治今江苏丹阳),逼走山东豪强刘繇。

后来,孙策授予周瑜建威中郎将的职位,调拨给他士兵2000人,战骑50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替周瑜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比并。周瑜当时24岁,吴郡人都称他为周郎。皖城(今安徽潜山)乔公有两个女儿,分别叫大乔、小乔,二女姿色倾城倾国。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后,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了小乔。

建安五年(200),孙策遇刺,临终前把军国大事托付给孙权。当时,孙权只据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江南其他各郡均被各路豪杰占据。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他握有重兵,用君臣之礼对待孙权,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其他人自然不敢有异议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