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轻松读:市场经济下必修的经济“圣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论劳动分工及分配(4)

信用货币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流通中金银铸币数量不足给商品交换造成的束缚。一般的做法是:在大宗交易中使用信用货币,在小额交易中仍用金属铸币。期票作为资本主义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在流通中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可以促进商品流通,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减少一定的货币流通量。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活动中,期票的转手并不一定伴随着商品的流转,因此,在期票的辗转流通中,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发生故障,到期的期票就无法兑现,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加上资本主义社会内投机、欺诈行为的盛行,信用货币广泛使用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流通和生产领域中的混乱。

信用货币最显著的特征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它是不可兑现的,只是一种符号,是通过法律确定其偿付债务时必须被接受的,即法偿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式,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具有以下特征:

(1)是货币的价值符号;

(2)是债务货币;

(3)具有强制性;

(4)国家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

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

(1)期票

在商品赊购交易中,购买人购进某种商品,可以不必支付现款,只需开出一张定期偿付欠款的债务凭证交给对方。到期时,持票人可按票面金额向出票人索取现款。尚未到期的期票,经债权人在其背面签字表示承担债务,持票人也可以把它用作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去购买商品或偿还债务。此外,持票人还可以将尚未到期的期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受票人可以根据利息率从中扣除期票到期以前这段时间的利息。

(2)银行券

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并以银行信用为担保的银行券,也是一种信用货币。持有者可以用它来代替金属货币使用。它没有固定的支付日期,可随时兑换黄金;它的票面金额是固定的整数,便于流通;它以黄金和票据作担保,信用基础比较稳固,可以在银行信用所及的广大范围内流通。但是,由于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行不兑现的纸币作为流通手段。纸币与银行券不同,它不以商业票据和黄金作准备,不能兑换黄金,事实上已不能称为信用货币。它是根据政府法令发行的。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滥发纸币,往往造成通货膨胀。

(3)支票

随着资本主义银行业务的发展,支票便在流通中发挥了通货的作用,成为代替货币支付债款和在存款人之间进行转账结算的主要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银行支票便已成为主要的信用货币。据统计,1937年据以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在货币供应量中的比重,美国占81%,英国占73%,日本占61%,法国占4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银行支票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流通手段,近年来约占有些国家货币供应量的90%。它不仅在批发贸易,而且在零售贸易中都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银行垄断资本为了加强竞争地位,追逐高额利润,千方百计地改进银行业务,再次扩大了信用货币使用的范围。

利用支票作为支付手段,可以减少货币流通量,节约流通费用。但在经济危机阶段,由于生产萎缩,企业倒闭,银行破产,支票往往不能兑现,这势必影响生产和流通的正常运行。所以,信用货币一方面起到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流通范围的过度扩展,使得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所蕴藏的危机的可能性也增大了。

(4)辅币

辅币多用贱金属制造,一般由政府独占发行,由专门的铸币厂铸造。其主要功能是充当小额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

(5)纸币

纸币多数由一国中央银行发行,其主要功能是承担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

(6)银行存款

存款是存款人对银行的债权,对银行来说,这种货币又是债务货币。存款除在银行账户的转移支付外,还要借助于支票等支付。目前在全社会的经济交易中,用银行存款作支付手段的比重占绝大部分。随着信用的发展,一些小额交易,如顾客对零售商的支付、职工的工资等,也广泛使用这种类型的货币。

(7)电子货币

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和电子计算技术的运用,货币的交易和支付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电子货币通常是利用电脑或贮值卡来进行金融交易和支付活动,例如各种各样的信用卡、贮值卡、电子钱包等。与此同时,还可借助于上网的电脑、自动柜员机或用电话操作来对货币存储额进行补充。这种货币运用不仅非常方便,而且还在不断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

一个人贫富与否,主要取决于他支配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及娱乐品的多少。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这些货品中,只有极少数可自给自足,绝大部分要依赖于他人劳动。所以,又可以这样说,一个人贫富与否,主要取决于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也就是说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人们将自己不愿消费或消费不了的货物存放起来,待合适时机拿去与他人交换其他货物,对这些人来说,这些货物的价值,就是他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由此可见,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都取决于劳动。

商品的真实价格,即指取得这种物品所付出的所有劳动代价。一个人拥有了一种用于交换的物品,这种物品的真正价格,就是别人将其生产出来的劳动价值。因此,用货币或货物来购买商品,就像我们用劳动获取所得一样,也需用劳动来购买。

劳动是任何商品最原始的价格,是最初用以购买一切货物的代价。用货币或货物去购买商品,就能使自己免于这种商品的劳动,从而直接通过交换自己的劳动来得到它。

霍布斯说:“财富就是权力。”但即使一个人继承了一笔数值很大的遗产,也不一定就获得了继承民政上或军政上的政治权力。因为他所拥有的财产权,只是一种直接的购买力,一种对市场上各种劳动或劳动生产物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的大小,与他的财产大小成比例。

劳动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但一切商品的价值,通常并不是由劳动来衡量的。

不同商品以不同的劳动方式生产出来,要确定生产商品过程中的两种不同劳动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生产条件、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完成它们的时间也断然不同。而且,由于其困难程度和精巧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它们的劳动量是极难衡量的。

另外,商品一般都是直接与商品交换,很少与劳动交换,所以,人们通常总是用交换得来的另一种商品来衡量本身持有商品的交换价值,而很少用这种商品所交换得来的劳动量来衡量。尽管后面这种衡量标准更合乎道理,但这种似乎偏离正道的现象也很正常,毕竟后面的劳动是一种抽象概念,不易把握;而前面是商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具体而鲜明。

物物交换直观鲜明,其局限性也很大,如上述所说的用牲畜去交换食盐,就必须用整数倍的牲畜去完成交易。所以,物物交换也是商业社会不够发达的表现。当商业社会发展到足够成熟的时候,货币成为商业上的一种流通媒介,商品也就不再同商品交换,而直接同货币交换了。

例如,屠夫需要面包或美酒,就无需将持有的兽肉拿到面包店或酒店去交换,而是先把这些肉类拿到市场上售出换取相应的货币,然后用这些货币去购买面包和美酒。在这个过程中,屠夫衡量自己所持兽肉的价值,往往不是用换来的面包和美酒来衡量,而是用换来的货币来衡量。1磅肉值3个便士,比起1磅肉值3斤面包或3夸脱麦酒,的确更为自然。

因此,衡量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通常并不以其所能换得的劳动量或其他商品为标准,而多以货币量为标准。

同其他商品一样,作为这种衡量标准的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时高有时低,有时难有时易。通常而言,作为货币的金银,其所能购买或所能支配的劳动量或其他商品,主要取决于当时发现的金银矿山的出产量大小。出产量越大,所耗费劳动就越小,所以购买力就越小,价值也就越小;出产量越小,所耗费劳动就越大,所以购买力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众所周知,作为衡量其他事物的标准,本身应该具备相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若货币本身的价值频繁波动,则决不适于衡量商品的真实价格。也许至此你会发现,物物交换本质是劳动,物币交换本质亦是劳动,货币本身的价值波动也由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那么,商品的真实价格,便也是由劳动决定的了。

是的,让劳动充当这一衡量标准再合适不过。等量劳动,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有同等的价值。如果劳动者都具有一般的精力和熟练的技巧程度,那么在劳动时,就必然牺牲等量的安乐、自由与幸福。他所购得的货物不论多少,总是等于他所付出的代价。虽然劳动者的劳动,有时能购买较多商品,有时只能购买较少商品,但这是商品价值变动,而不是购买商品的劳动价值变动。任何时候,凡是难以购得或在取得时需花较多劳动的商品,价必昂贵;凡是易于购得或在取得时只需少量劳动的商品,价必低廉。

因此,只有本身价值绝不变动的劳动,才是随时随地可用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真实标准。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

商品的这两种价格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商品真实价格相同,其价值往往相同;商品名义价格相同,其价值会因金银货币价值的变动而产生极大的差异。例如,一个人永久租赁出自己的田产以收取地租,并希望自己的地租价值永久不变,那么,他就不可将地租固定为一定数额的货币。因为固定数额的货币地租的价值,难免会产生变动。

首先,它会因不同铸币时代金属货币所含金银的分量而变动,如各君王和国家都认为,减少铸币内所含的纯金属的量对他们眼前有利,所以现今,各国铸币内所含的纯金属量都在不断减少,从来没有增加。其次,它会因不同时代生产金银货币所耗费的不同劳动价值而变动,如美洲矿山的发现,降低了欧洲金银的价值,而且很多人都推测,金银价值还会逐渐下降,并在长时期内持续下降。显然,货币的这两种变动,都降低了货币地租的实际价值。

与货币地租不同的是谷物地租。谷物,即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谷物地租相对而言,较货币地租更能保持原有价值。因此,伊丽莎白第十八年就曾规定,国内各学院地租,2/3纳货币,其余1/3要纳谷物,或按照当时最近市场上的谷价折合货币。

的确,如果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跨度,等量谷物比等量金银或其他商品似乎更能购买到等量劳动,或者说,等量谷物在很长时间内较金银等更能保持相同而稳定的真实价格,因为在任何时候,谷物对人们来说总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劳动者的生活资料,即劳动本身的真实价格,在不同时期也是大不相同的,这点在后文将予以阐明。社会越进步,劳动者需要的生活资料就越多,劳动的真实价格就越大。反之则截然不同。所以,谷物地租只受一定分量谷物所能购买的劳动量的变动影响,而以其他任何物品计算的地租,除受这种影响之外,还要受到一定分量这种物品所能购换的谷物量的变动的影响。

与货币地租的真实价值相比,虽然谷物地租就长时期如几十年一百年来说,变动很少,但客观地说,它在短时间内如一年一年,变动却是十分频繁的。

如下文所述,谷物的货币价格的涨落并不会使劳动的货币价格时刻与之保持一致,这只是一种经常性的、偶然性的变动,后者只会与谷物的平均或普通货币价格相协调。而谷物的平均或普通价格,亦受金银价格的支配,受金银矿山产量的支配,受运银到市场所必须使用的劳动量的支配,因而也受所必须消费的谷物量的支配。关于这一点后文中将有详细论述。

与谷物地租相反,金银价在长时间内会有很大变动,在短时间内,则往往具有相同或相差不大的同等价值,即具有相同或相差不大的平均或普通价格。在这段时间内,劳动通常也保持着相同的货币价格。但谷物就不同了。其暂时性、偶然性的价格可能很高,也可能很低,如今年每夸特25先令,而明年可能涨至每夸特50先令。谷物价格翻了一倍,谷物地租的名义价值和真实价值都会比以前提高一倍,或者说所支配的劳动量或其他货物量比以前大一倍。而在同期内,劳动与其他绝大多数商品的货币价格一直保持不变。

在长时间内,我们不能用一种商品所能换取的货币来估量它的真实价值;在短时间内,我们不能用一种商品所能换取的谷物来估量它的真实价值,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能用这种商品所能换取的劳动量来估量它的真实价值。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劳动才是衡量价值的正确尺度,只有劳动,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真实价格是按劳动确定的,所以稳定不变;商品的名义价格是按货币确定的,所以经常波动。这两种价格的区分,对订立长期契约如长期出租土地等,有很大的好处,但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买卖,用处并不大。生活中普通的买卖交易,时间性很强,并没有多少时间去等待一个合理的价格出现。不管价格偏高还是偏低,人们都会尽快完成买卖,获得彼此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商品的这两种价格之间的关系,也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在同一地方同一时间,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成正比。如在伦敦售卖一种商品,所得货币越多,那么在那个时间,它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就愈多;所得货币越少,它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就愈少。但在不同地方,尤其是彼此相去甚远的两个地方,这两者并不成正比例关系。例如,往返英国和中国两个地方的商人,他们所考虑的,只是购买商品所用的银数和出卖商品获得的银数之间的差额。在中国广州,他们用半盎司白银就能买到在伦敦需要一盎司白银才能买到的商品,换言之,他们可以将在中国广州购得的商品运回伦敦售出,得到双倍的白银,从而实现百分之百的利润。

商品的名义价格,常被人们用作评判买卖交易是否合理的标准。由此,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商品的名义价格,而忽略其真实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