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哈萨克斯坦简史
更新时间:2025-04-28 11:48:25
最新章节:附录 专有名词索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是承载民族文化密码的不朽碑文。也正是历史才能够塑造独特的民族性和民族特点,比如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语言及文化传统等。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发展前行首先取决于对民族史的深刻了解,而对友好国家的历史认知则能够拉近民心,巩固国家间的关系。正如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所说:“欲纵观当下且极目未来,必要回首审视过去。”本书引用最具说服力的史料和公认的通理,从不同角度剖析史实,展现了哈萨克斯坦古往今来的历史精华。本书将有助于中国专家和读者更好地了解哈萨克斯坦,并以不同于以往的固有观念和看法的新视角去眺和感悟哈萨克斯坦的历史。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中油国际中亚公司 西北大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联合课题组
上架时间:2018-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苏美尔文明历史悠久、辉煌灿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公元前4000纪末,苏美尔文明兴起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南部,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它在政治、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法律、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后世诸多文明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书依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对苏美尔文明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详细考察了苏美尔文明的发现过程、苏美尔人的典型国家、苏美尔历史的兴衰更迭以及苏美尔人取得的伟大成就历史33.7万字- 会员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好望角丛书)
一部爆炸物的历史,更是一部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性史。随着炸药消耗的急剧上升,世界各国围绕硝石这种稀缺的自然资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可以说,硝石在19世纪的价值不亚于21世纪的石油,两者都是国际竞争和权力斗争的深层原因。为了摆脱资源的束缚,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解决了人工固氮这一技术难题。这一突破成为绿色革命的基础,使人口大幅增长。哈伯在战争期间也研发了毒气,被认为是毒气战之父。正因如此,当他获得诺贝尔历史14.1万字 - 会员
维多利亚晚期自然主义在英国的传播研究
本书聚焦于维多利亚晚期自然主义在英国传播的文学史实,以法国自然主义作家作品在英国传播中的批评论争及其互动机制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发生学、传播学、接受美学等理论,在探讨自然主义“世界性”的基础上,系统地对自然主义在英国传播的历程经脉、形态特征、阻遏缘由、效应意义、历史演进进行了多维考察和深入探究,勾勒出自然主义在英国传播的立体景象。历史15.9万字 - 会员
土耳其:历史与现实
土耳其位于欧亚大陆的交汇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解体。20世纪20年代凯末尔革命后,土耳其共和国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二战后,土耳其实行多党议会制,并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当代土耳其满怀大国抱负,试图再创辉煌。历史32.1万字 - 会员
迦太基帝国(经纬度丛书)
曾经璀璨无比的迦太基帝国为何会在繁荣700多年后覆灭,它的兴亡对后世有着怎样的重要启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英国近代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丘奇认真梳理大量史料,从昔日地中海霸主的历史碎片中一路探索,完成了这部叙述迦太基历史的著作。他呕心沥血多年,皓首穷经,细致地勾勒出迦太基旧有的样貌,详细地叙述了迦太基从建立、崛起到覆亡的全过程,探讨了迦太基的文化及腓尼基人的民族特性,更塑造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勇猛善战历史11.2万字 善与恶的发明
人是天生的群居动物,却无时无刻不在冲突之中。自人类面世以来,全球流动性持续增强,信息技术让人互通有无,但世界似乎正趋于极化和保守,隔阂和纷争不断。今天,持不同立场的人们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吗?人类的道德是否真的在沦丧?或者,让我们追问一个根本问题——人类社会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在本书中,德国哲学学者汉诺·绍尔以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为工具,探讨人这个物种的善恶标准和规范如何随着群体历史19.9万字- 会员
中世纪的西方精神生活
本书汇聚了于可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历史学视角剖析了中世纪西欧和中欧的信仰问题及相关思想运动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于可先生便是其中的领军人物。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基石,展现了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新篇章,还聚焦于人们的精神生活,理性探讨了西欧社会的思想历程。本书的学术性和历史深度,对于研究相关问题及了解我历史25.2万字 - 会员
日本结
“日本结”有双重寓意:一是团结,国民一体,在开放的世界中极其排外;二是心结,根深蒂固,盘缠在中日两国民众之间。“日本之谜”能否破解?“日本文明”是否成立?日本的现代作为留下了许多令人费解的疑团。本书以地缘历史哲学为认知平台,在人与自然的基础关系中追索民族根性及其文化抉择,看日本特有的“世间”社会和“间人”生活之由来,即它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如何自我建构、自行传承和适时转向?在“日本化”的宿命纠结中如历史24.5万字 - 会员
从敦煌到撒马尔罕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那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对它的想象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的骆驼商队穿行于尘土飞扬的沙漠中,在中国与罗马之间络绎不绝。但本书将要为你揭晓:现实的情况与此大相径庭,而且比这幅景象有趣得多。作者利用大量最新的考古发现,综合中、英、法、德、日、俄六种语言的前沿研究成果,并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种第一手文献材料。这些文献材料涉及多种古代语言,有古代中国历史2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