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黄帝内经素问》译注
苏颖编著更新时间:2022-11-15 18:19:33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名为《译注》,是将黄帝内经原文81篇用现代汉语译出。以篇为单位,分题解、原文、注释及译文四部分。题解针对篇名及内容,原文是原文照录,注释针对字词,译文是现代汉语。
上架时间:2021-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苏颖编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张士卿中医临证心悟
本书整理汇集了张老的著作、医论、医话及散存的讲稿等,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医经探微”,主要是张老对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学习与思考;第二部分“医道明理”,汇集了张老临证之余的一些心得,并对其学术经验进行了汇总;第三部分“医说痰瘀”,是张老关于痰瘀相关学说的临床运用;第四部分“医法活用”,是张老对于中医临床诊疗方法的梳理和总结;第五部分“医易阐幽”,则是张老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与易学之间关系的思考与医学21.9万字 - 会员
新编伤寒论类方(第2版)
《伤寒论》是后汉张仲景所著,原书叫《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全书的纲领,有机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主论伤寒,兼论杂病,被后世医家奉为辨证论治的典范。本书将《伤寒论》113方分类编排,分为麻黄剂、桂枝剂等类别,按类进行解释,间附医案,配有歌诀,深受读者喜爱。本书引用的条文和方剂,以明朝赵开美复刻的《伤寒论》为蓝本,在徐氏类方的基础上,沿用了类方概证方法,又进行了加工和补充,书名曰《医学10.8万字 - 会员
针刀医学临床精要
本书的特色应该可以归纳为:一是大道至简的快乐阅读,简单理解的实用型书籍,二是纲领性总结并指导,案例启发式吸收知识。三是针刀医学创始人之子主编,及目前中国针刀届最顶级的三位专家为副主编。四是汉章针刀医院提供病例,汉章针刀培训学校提供二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本书更贴近学习者的胃口。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主要包含了三部分内容包括:①一针刀医学的各种基础理论、,包括诊断、治疗学等;②,二针刀医学的前沿性研究成结医学25.1万字 - 会员
疑难心血管疾病中医思考与辨治
薛一涛教授是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具有丰富的心血管病临床诊治经验,是齐鲁心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总结其学术经验、挖掘其中医理论及学术思想具有临床意义。对指导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以及膏方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系统总结其心系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思路,利用医案、医话的形式彰显薛教授中医治疗特色,特别是在心力衰竭、冠心病治疗上创立了以膏方治疗为特色的疗法。主要内容包括医学15.6万字 - 会员
常见肾病中医自我保健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后天之本“,现代人应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后天之本呢,本书介绍了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常见证候分型及治疗的同时,重点论述了传统中医保健方法和饮食、运动、心理调护等对健康保健的影响。医学9万字 - 会员
中医特效偏方验方2000首
本书精心挑选了用之有效、流传最为广泛的偏方验方2000余首,并对这些偏方验方按照疾病分类,分为日常保健、常见急症、内科疾病、骨科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和五官科疾病偏方验方等,先对疾病进行简明概述,然后配以针对疾病所选用的偏方、验方和其他疗法。书中所选取之方,取材简便,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本书可供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和常见病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医学19.8万字 - 会员
名中医杨霓芝谈肾病调养与防治
本书第一部分重点阐述了中医“治未病”理论从肾论治的起源、发展与创新,介绍杨霓芝教授益气活血法在肾脏病“治未病”中的运用,从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日常调护,常见保健食物几个篇章详细介绍了治未病理论在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本书第二部分以肾脏疾病为纲,介绍了杨霓芝教授运用治未病理论,治疗和调护常见肾脏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尿酸性肾病,狼疮性肾炎医学13.5万字 - 会员
江尔逊学术观点75条论述
本本书是作者跟随著名经方大师江尔逊学习的学术结晶。江尔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承淡安及伤寒大家陈逊斋、陈鼎三的学术传人,是乐山三江伤寒学术流派的创始人。书中所载75个学术问题,是从跟师期间的专题讲座、答疑解惑、火花拾零、学术思想拾贝、日常交谈及临床侍诊典型病案记录中提炼的,因而最具原始性,通过作者的论述讲解后,一个个都以完整、鲜明而实用的形态呈现出来,因而极具启迪意义和实用价医学12万字 - 会员
中医儿科流派研究
虞坚尔教授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流派传承创新共同体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流派传承创新共同体于2018年成立,旨在引领全国流派传承创新,共同推进全国中医儿科流派发展。本书为共同体研究成果之一,突出反映了流派的学术传承、临床优势病种、优势诊疗技术,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首次集中整理并系统反映了我国当前中医儿科流派传承概况及独特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是对全国中医儿科流派传承工作一次重要的阶医学6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