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岁时文化
金开诚主编更新时间:2015-05-07 17:39:22
最新章节:第7章 岁时文化与中华文化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上架时间:2012-01-01 00:00:00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金开诚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守望与薪传: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研究
本书从人类学视角出发,运用口述史方法采集“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口述资料,不仅是对“伊玛堪”研究的必要补充,也为后人继续研究“伊玛堪”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本书用文字记录“伊玛堪”传承人的学艺经历、技艺传承脉络、人生轨迹,将个人生命史并入口述历史的研究范围中,以期从生命历程的角度呈现“伊玛堪”传承人对于“伊玛堪”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文化27.7万字 - 会员
神在夷夏之间:3—6世纪北方民族的政治神话研究
有别于狭义上的神话概念,政治神话通常是文明时代人们出于特定意识形态目的,围绕现实中重要政治人物构建而成的神秘化故事。政治神话的素材主要来自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神话、宗教等神秘主义因素,其叙事情节则与被神化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现实需要相关。公元3至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孳生的许多北方民族政治神话,为当时的历史文化涂上了异样的色彩。这些政治神话是中原汉文化传统中神祕思想、宗教意识与匈奴、鲜卑、羯、氐、文化15.1万字 - 会员
哈萨克人生礼仪习俗歌
本书深入国内外哈萨克族民间调查习俗歌的传承状况,搜集了流传在民间的与诞生礼、婚礼和葬礼等有关的习俗歌,并从五个方面对包括与诞生礼、婚礼和葬礼有关的习俗歌在内的哈萨克人生礼仪习俗歌进行论述和归纳。从婴儿出生时为其唱的“齐勒德哈纳”歌到孩子牙牙学语时为其唱的摇床歌,从成婚时人们在娘家唱的劝嫁歌到在婆家唱的揭面歌,从报丧歌到送别时唱的告别歌,无不蕴含着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反映其淳朴的生活,折射着其坚韧的文化10.2万字 - 会员
马上衣冠:元明服饰中的蒙古因素
古代服饰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文化特征。本书对蒙古服饰传统在元明两代数百年长时段的影响和流播遗存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本书广泛收集和研究大量实物、图像和文献史料,证明元朝时期,蒙古族具有鲜明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服饰式样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服饰行用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蒙古服饰并没有随着元朝的崩溃而在汉地销声匿迹,相反以不同形式继续在明代社会中广泛传播流用,其影响甚至延伸到了清代,在几个世纪的中国文化12万字 - 会员
文艺美学探赜
以往的藏族文艺理论研究,多以学科分类为限域展开。本书尝试把握藏族诗学与艺术理论中共享的美学通则,从藏族文学艺术史中的三个经典样板——《诗镜》、唐卡及其量度经和《格萨尔》入手,剖析三种代表性的藏族文艺美学的特征和体系性建构,从而勾描藏族审美精神的核心特质和外在表征。通观经典与民众文化,意在究大端,绘底色,更放眼于未来,探究传统进入当下的路径,回应传统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进路问题。文化28万字 - 会员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史论(1978—2012)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史论(1978-2012)》对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勾勒了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的发展状况,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的成败得失,对西方学者的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的演进谱系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阐述其相关的理论以及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20.2万字 - 会员
鄂温克族文学概论
本书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鄂温克族、推广鄂温克族文化、推动鄂温克族文学“走出去”为宗旨。特点有二:一是史料创新,在作家文学部分添加了新的史料,补充了已有研究未涉及的乌热尔图散文、历史文化随笔,以及新世纪成长起来的鄂温克族作家的相关作品,并介绍了部分非汉语写作的散文作品;二是理论创新,引入了话语研究视角,把话语分析方法和文学批评方法有机结合,既兼顾了研究对象的文学特性,又突破了传统文学批评的研究模式,从文化21.2万字 - 会员
天府镜像与文学中国:当代四川多民族文学发展研究
本书从多民族文学史观出发,立足文学人类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四川省四市州主体民族文学的发展状貌的描述、归纳、比较与分析,展现四川省多民族文学的发展过程、状态与水平。在呈现四川省多民族文学发展状貌与特点的同时,为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发展作镜像观照。本书既是文学的人类学描述,也是文学本体的考察。作者由外而内,由文学现场到文学作品,展示四川省多民族文学的特点、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文学和政治、区域、民族身份文化23.6万字 - 会员
万象共天:多样性文学与共同体意识
本书立足于中国文化多样的复合传统和当代实践的基础之上,对民族文学学术史进行梳理,并总结其研究范式的更迭,讨论民族性的嬗变,进而确立民族文学研究方法、立场和观念的中国话语: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共同体意识。全书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总结和命题提炼,第二部分为文学史梳理及专题讨论,第三部分为族别文学现象与个案的具体研究,集中于揭示多样性的民族文学表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核心观点推进并丰富了文化2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