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虚构的犹太民族
谁是犹太人?《圣经》为何会成为记录一个民族起源的可靠史籍?以色列人是犹太民族直系的后裔吗?本书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引发全球热议的代表作,也是一本批判性民族史,它拆解了犹太人的整套民族记忆架构,大胆地批判了人们广泛接受的叙事和历史话语,运用现代民主主义理论澄清了古老的神话。本书认为,大多数犹太人的故土遍布中东和东欧,这些分散的犹太人群体之间能形成一个犹太民族,进而成为一个犹太国家,原因只可民族史27.5万字4万人气 - 会员
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文史新论)
这是一部论文集,是作者长期理论思考并结合相关史料的研究成果选编,是近年来中国民族史研究难得的佳作。内容共分为四组:第一组凡七篇,泛论中国历史上的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组的五篇,主要聚焦于如何认识历史上的各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积极贡献。第三组由五篇构成,以蒙古帝国、元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讨论主题。纳入最后一组的四篇论文,则分别考察族群认同在回族、满族的形成和鲜卑拓跋民族史32.6万字4万人气 犹太文明
霍尔贝格奖、巴仁奖、以色列国家奖得主代表作。从文明承担者视角,重构犹太历史的经典文本。艾森斯塔特以非凡的博学、同情心与感染力,探寻犹太文明繁荣至今的根本原因。一本书看清犹太历史内核。《犹太文明》是以色列著名社会学家艾森斯塔特的代表作。这本书率先提出,理解犹太历史的最佳方式是从文明角度看犹太,而不仅仅把犹太群体看作国家或民族。艾森斯塔特将犹太人的生活习俗与希腊文化、罗马文明等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分析了民族史23.6万字3.9万人气- 会员
汉赵国史
汉赵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内迁少数民族匈奴在内地建立的政权,也是十六国较早建立的政权之一。在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汉赵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措施,使其京都平阳、长安地区的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本书根据现存史籍和文物考古资料,论述了东汉末年以来内迁匈奴的活动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叙述了汉赵国兴衰的历史,并对其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做了大胆探讨。民族史17.6万字3.9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全二册)
这是国内第一部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专著。这是白寿彝先生1984年提出的课题,2005年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16年完成,并通过教育部审查结项。该书通过细究古今各少数民族史学个案,综合探讨各时段、各区域少数民族的史学状况,分析少数民族史学的内容、特点、与中央王朝史学及其他民族史学关系等。民族史68.1万字3.8万人气 - 会员
中古北族名号研究
通过对中国中古时期北族的政治名号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的分析,获得一种整理中古北族史料的新方法,从而使一切北族专名(包括官名、族名、人名和地名)都变成可用于史学分析的资料,由此在中古北族史的领域内开辟出一个新领域。民族史22.2万字3.7万人气 - 会员
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
慕容鲜卑及其所建诸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少数民族及政权,它承上启下,对此后的北朝历史有深远影响。全书分五个部分,从一个较长时段考察了慕容氏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与东部鲜卑及其它北方部族的融合、最后融入中原汉族社会的过程。本书对前人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东部鲜卑问题、诸燕政权结构和变迁、慕容鲜卑之遗裔在北朝隋唐的发展融合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对推进慕容鲜卑的研究有较重要意义。民族史12.2万字3.7万人气 - 会员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民族史2.6万字3.7万人气 - 会员
唐代黠戛斯历史研究
黠戛斯是唐代北方民族之一,活跃于剑河(今叶尼塞河)上游地区,是今中国新疆境内柯尔克孜族与中亚吉尔吉斯族的先民。西汉时,黠戛斯以坚昆之名,初见汉文史册。历经魏晋,至隋唐时期,黠戛斯与唐朝建立联系。唐文宗开成五年(840),黠戛斯击败统治漠北的回鹘汗国,并迫使回鹘余众西迁,由此对蒙古高原乃至中亚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古代黠戛斯的历史,既有北方草原民族的一般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政治上,黠戛斯社会结构复杂民族史18.7万字3.6万人气 - 会员
匈奴简史
匈奴是我国历史上北方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衰落于1世纪,是草原文明的缔造者和传承者,在欧亚大陆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巨大影响。作者长风在尊重历史、严肃考据的基础上,对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匈奴族的文化习俗、生产方式、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权组织、民族兴衰及汉匈关系等内容,做了简要而完整的叙述。民族史19万字3.6万人气 - 会员
箕氏朝鲜史
箕子是孔子所称誉的殷代“三仁”之一。西周初年,箕子离开中原,东迁至朝鲜半岛,周武王封其为朝鲜侯,以“八条之教”在当地施行教化。箕氏在朝鲜半岛经营八百余年,是周的侯国。公元前4世纪末,宗周礼崩乐坏,燕侯等僭号称王,朝鲜侯随之自称朝鲜王。秦朝建立后,箕氏服属于秦,同时与齐、燕以及东胡等周边势力皆有所往来。公元前195年,燕人卫满取代箕氏,成为朝鲜王,朝鲜进入“卫氏”统治时代。箕氏朝鲜对朝鲜半岛的文明礼民族史20.7万字3.5万人气 - 会员
东欧纪实:从多瑙河到伏尔加河
这是一部跨越26年完成的亲历性纪实作品。作者以作家的视角,通过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洞察力,生动形象的笔触,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记录了自己先后两次在苏联和东欧的经历与见闻,同时也发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慨。书稿共分为六章,分别为踏上征程、初到莫斯科、走进罗马尼亚、在康斯坦察、布达佩斯之行、再访莫斯科。书稿从一个侧面映证出中国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稳妥而渐进的改民族史20.1万字3.5万人气 - 会员
极简世界史
《极简世界史》是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威尔斯撰述的一部世界历史,它被称之为“通俗世界史的扛鼎之作”,它像小说一样好看、迷人,一定会让你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威尔斯一生创作过许多作品,涉及文学、科学、历史、社会、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而《极简世界史》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历史书籍的经典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以无比开阔的视野、轻快简洁的笔调,将物种起源以来的人类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出来,写作角度不拘泥考据,给读民族史20.6万字3.5万人气 - 会员
勿吉—靺鞨民族史论
本书探讨了勿吉-靺鞨这一民族或族系从出现到消失的全部历史,重点是研究勿吉-靺鞨在肃慎族系发展,以及多源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勿吉-靺鞨本身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宗教思想等各方面的状况,以及勿吉-靺鞨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民族史14.9万字3.5万人气 - 会员
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
公元1276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常常被人忽略但又有着关键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元军挥师南下,将偏安已久的南宋王朝攻灭,在长达五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后,大江南北再次重为一域,忽必烈成为首位在中国大陆建立大一统中央王朝的少数民族领袖;而且这次统一进程把云南、西藏和西域也划入中华版图,如此范围广大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首次出现。作为元代统一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年份,《大一统——元民族史12.7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西北民族论丛(第11辑)
《西北民族论丛》是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以中国西北民族史、西北民族与邻国经济文化交流史、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等领域为研究重点。本辑内容包括高昌国与突厥之间关系研究、御制平定西藏碑刻校录、米兰壁画与东西方艺术关系考论、游牧部落曾经是什么等,且所有文章都是本集刊首发。民族史23.5万字3.4万人气 - 会员
中国佤族
本书是《中华民族全书》中的一本,全书详细而完整地介绍了佤族的物质文化、民间文化、社会文化、信仰文化、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精神气质、文化传承、族际交往等,是其他民族了解佤族的权威读物。书稿优点:全书内容翔实,文字优美、图片精良,可读性强。民族史24.2万字3.3万人气 - 会员
汉民族史记(1-9卷)
本书是中国国内第一部全面记述汉民族发展历史的丛书,继承了司马迁开创的史学传统,运用传统结构模式,创造性地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框架,按照民族自身发展的规律,将汉民族历史的呈现分为发展史、区域史、族群史、文化史、风俗史和海外移民史六个层面,宏观而又严谨,大气而又细致,创新中透出对传统的继承,论述中显出学术视野的高远。编著者徐杰舜统领徐桂兰、陈华文、彭清深、韦东超、刘冰清、罗彩娟、杨军、万建中、罗树杰、陈顺民族史416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蒙古秘史》的德性与教化思想研究
《蒙古秘史》成书于1240年,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学典籍,记载了蒙古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被中外学者誉为解读草原游牧民族的“百科全书”,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名著。《蒙古秘史》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文献价值,以及完整系统的文化价值,引起了世界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持续至今的研究热潮,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秘史学”。本书作者萨·巴特尔以《蒙古秘史》的德民族史22.6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瑞士民族的特殊性、多样性的历史考察
瑞士民族在国家生存、建立到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多样性,而同时在整个欧洲大陆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瑞士民族矛盾则常常与国外矛盾、宗教矛盾等纠结在一起。瑞士在欧洲处于王朝统治时期时,就有一批渴求自由与平等原则的不同族裔的人奠定了一种共识基础,形成了其国家的联合体雏形。本书重点探讨了瑞士通过制定中立政策,经过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洗礼,成立了共和国,使其建立起一个具有现代性的“多民族的非民族国家”。民族史31.7万字3.1万人气